2024年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建设30年,CERNET作为中国首个全国互联网主干网,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并专注于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它持续推动教育信息化,承载国家教育现代化与网络强国的愿景。近期,CERNET华南网络中心携手中国教育在线推出人物访谈,邀请学校领导回顾信息化建设历程,共谋高校数字化未来及CERNET发展方向,共创网络强校新篇,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本期采访时博手机平台_时博(中国)副校长吕峻闽。
(时博手机平台_时博(中国)副校长吕峻闽)
中国教育在线: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贵校的信息化建设历程,以及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吕峻闽:时博手机平台_时博(中国)是一所财经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现有广州校区、肇庆校区,我们在两校区之间建立了高速网络专线互联。我校从建校初期就接入了教科网,2019年9月开始开展IPv6升级工作,由赛尔网络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打通了我校至华工教科网节点的GRE隧道,在隧道打通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校内部分业务的IPv6升级,实现了学校网站的IPv6访问支持。
同时,为促进教学教务水平提升,实现校园服务精准化、标准化管理,助推“智慧校园”建设,构建了“华商E家”移动门户。这些年来,学校围绕“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我们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通过搭建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智能门户、部署web、vpn和电子邮件系统、优化OA系统和教务管理系统等措施,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和信息化服务水平。
中国教育在线:2024年是CERNET建设三十周年,请您回顾一下贵校参与CERNET建设的经历?
吕峻闽:时博手机平台_时博(中国)在建校之初,我们就成立了校园网建设筹备小组,2006年7月,在华南理工大学的支持下,我们顺利接入了教科网,到今年已有18个年头了,我们也是教科网的老用户。2021年,我们学校又正式开通了教科网IPv6服务,同时也升级了网络带宽,极大地推进了学校教育数字化建设,实现了学校网站的IPv6支持。同年升级了cernet专线网络线路,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为丰富的网络访问资源。
中国教育在线:高校作为科学技术的重要策源地,您认为,高校应该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吕峻闽:首先要优化学科布局:高校应紧密围绕国家战略的需求和科技发展的趋势,调整和优化自身学科布局。在人工智能领域,可加大计算机科学、数学、神经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建设力度,构建完整的人工智能学科体系,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撑。
第二方面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应该要与企业深度融合,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中,了解行业需求和前沿技术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最后是要加强基础研究:高校应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开展前沿性和探索性的基础研究工作。
中国教育在线:在推动教育数字化的过程中,您认为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吕峻闽: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要实现个性化学习:通过分析学生学习数据,人工智能能够精准把握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学习习惯等,为其量身定制学习路径。
第二方面是要促进资源共享:借助人工智能,可将优质教育资源整合至在线平台和智能应用。教育大模型能分析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遇到的问题,为学校合理分配教学资源提供最有力的依据,从而使得教学资源更有效地用于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是要提升教学能力:人工智能可承担批改作业、分析学情等工作,让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方法的改进上。比如,AI作业系统可自动批改作业,课堂行为分析系统能实时记录学生专注度、抬头率等等。
中国教育在线:2024年是CERNET建设三十周年,请问您对CERNET有什么祝福和期望?
吕峻闽:三十年的风雨兼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愿CERNET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开拓创新,为学术界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三十年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在此,向所有为CERNET建设做出贡献的人士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并祝愿CERNET未来更加繁荣昌盛。
【报道视频】:https://v.eol.cn/video/detail?videoid=61409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专访报道 责任编辑/刘育静、许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