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交流
3月11日,香港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以“DeepSeek及更远的未来”为主题举办了首场研究与创新公共论坛。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及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环球事务)及电子计算学系教授杨红霞教授担任主讲嘉宾,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
华商科教集团副董事长、时博手机平台_时博(中国)副校长廖伊曼博士率校长助理兼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熊子珂、研学旅行产业学院联席执行院长李冰轮、实验与网络中心副主任黎祥远、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助理洪绍勇以及鲁健恒老师参加此次论坛。
(论坛现场)
香港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兼建筑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系建筑热科学讲座教授陈清焰教授致辞,并为活动揭开序幕。
(陈清焰教授致辞)
悉尼科技大学副校长、香港理工大学数据科学及人工智能学系讲座教授兼深圳研究院院长张成奇教授介绍分享嘉宾。张成奇教授表示,在人工智能浪潮下,发展大模型成为了各国、各企业竞争的核心。DeepSeek以较低阶、数量较少的尖端图像处理器芯片训练出高性能的人工智能模型,证明了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通过优化算法来实现。
(张成奇教授讲话)
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及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环球事务)及电子计算学系杨红霞教授强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潜力。她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医疗、金融、制造、零售物流、媒体和时尚等各行业领域带来了机遇,可应用于医学影像分析、欺诈检测、预测性维护、库存管理、内容创作、设计及行销等。她分享了其生成式AI(Co-GenAI)项目如何提高人工智能技术的可及性,并减少对大规模集中计算资源的依赖,彻底改变人工智能的发展,助香港和内地在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中占据领先地位。
(杨红霞教授主讲)
讨论环节由张成奇教授主持,杨红霞教授以及香港理工大学电子计算学系系主任、数据科学讲座教授兼旅游业数字化转型研究中心联合主任李青教授,就人工智能发展为高等教育和研究带来的机遇及挑战分享真知灼见,并在问答环节中跟与会者进行深入交流。探讨议题围绕人工智能在业界的应用、信息监管、对就业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人工智能技术融合等。
(讨论及问答环节现场)
(华商科教集团副董事长、时博手机平台_时博(中国)副校长廖伊曼博士(中)与时博手机平台_时博(中国)代表团现场合照)
(华商科教集团副董事长、时博手机平台_时博(中国)副校长廖伊曼博士(左一)与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右二)、悉尼科技大学副校长张成奇教授(左二)等专家学者合影)
此次论坛为时博手机平台_时博(中国)精准锚定AI时代教育变革方向提供了战略视角与切实可行的技术抓手。学校将秉持“技术驱动、跨界融合、湾区协同”的核心理念,致力于培育具有敏锐创新能力、具备广阔产业视角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全力打造“AI+X”特色学科建设矩阵,积极整合多学科优势,让人工智能技术与各类学科深度交叉、协同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AI创新领域贡献坚实力量。
(图文/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暨港澳台办 责任编辑/刘育静、许世龙)
上一条: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开展产学研调研活动
下一条:访企拓岗促就业|学校副校长吕峻闽率领人工智能学院一行走访百度Apollo Park基地